武夷巖茶與佛教不解之緣|巖茶文化
“四大皆空”的佛家,似乎對清淡微苦的茶味,有著一種緣于自身學(xué)說的悟照,茶的清淡與淡泊塵世的佛家學(xué)說也有著聯(lián)系。茶棲云霧,委身巖崖的形態(tài),以及品性清潔的習(xí)性,也與佛家學(xué)說有著象征聯(lián)系。茶的苦中有甜的品味,也成為佛家的修行以苦為樂的生動寫照。
武夷山,重巒疊嶂,丹霞地貌,終年云霧飄繞,空氣濕度大,適合茶樹生長,為出產(chǎn)名茶提供得天獨厚條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廟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們“遠(yuǎn)避塵世,靜宜誦頌”的道理。把寺廟修建于紅塵之外,少有人世紛爭干擾,沒有市井物欲的誘惑與喧囂的塵浪。
新鮮的空氣,益于健康長壽,更益佛家專心念經(jīng)。因此,很少見到寺廟修筑于市井之中。就這樣,茶與寺廟便基于共同的理由,一同走向深山。茶便成了佛教僧侶的必需品,而又符合佛教教義。佛教精神與茶性本質(zhì)的內(nèi)在共鳴,是茶與佛結(jié)緣的必然,形成了“茶佛一味”或“茶禪一味”的基礎(chǔ)。
由于茶被佛教界視為“神”物,飲茶之風(fēng)傳播武夷山大小寺廟,種茶、制茶成為僧侶一業(yè)。名僧文化素質(zhì)高,往往將喝茶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對茶葉采摘、焙制也十分講究,于是一種種名茶便在山寺名僧的監(jiān)制下產(chǎn)生了。
譽名海內(nèi)外的茶王——大紅袍,古代就屬天心永樂禪寺管理、享用;清代名僧釋超全善烹功夫茶,入山為僧又是善于制茶的能手,他的《武夷茶歌》就是傳遞制造烏龍茶的第一手資料。臺灣的凍頂烏龍茶,就是清代臺灣舉人林鳳池赴京趕考結(jié)束,慕名武夷,下榻天心永樂祥寺,住三日,與高僧結(jié)為茶友,獲該寺方丈贈送24株武夷烏龍茶苗,返臺種植鹿谷鄉(xiāng)。
經(jīng)百余年擴展,現(xiàn)已遍及鹿谷群山,成為臺灣名茶。以茶道而名聞于世的日本,原來并不產(chǎn)茶,在唐朝,由日本留學(xué)僧、遣唐使帶回茶種,首先種在梵釋寺等寺院。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來到梵釋寺,大和尚都永忠煎茶獻(xiàn)給天皇。天皇喝下,清心爽口,十分高興。從這時起,中國茶樹才在日本扎根繁殖。日本第一本《茶經(jīng)》也是入宋僧傳播禪宗時回日本著的。
歷代名僧與文人在武夷山游覽之余,詩文之間無不彌漫著一股禪味。唐代著名和尚靈一法師詩曰:“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茗愛此山。巖下綰舟不忍去,清一水流暮潺緩。”
宋代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在武夷山著作講學(xué)50年,足跡遍及武夷山各大小寺廟,與僧人成為至交。他曾拜武夷名僧為師,在武夷山九曲溪溪邊親自種茶,攜簍采茶,筑茶灶,以茶論道。并即興吟詩;“仙翁遺石灶,宛立水中央。
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xì)香!泵鞔娚懭菰娫疲骸敖巷L(fēng)致說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葷滿袈裟。”詩人把僧侶喜愛飲茶的情感,描寫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xiàn)了“茶禪一致”、“僧茶不分家”。已故的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當(dāng)代著名佛教界詩人趙樸初先生,1990年10月,以84歲的高齡,興致勃勃游覽武夷山。
他不僅鐘情武夷山水,對武夷巖茶贊頌有加,揮毫題詩二首,他在《御茶園飲茶》一詩中寫道:“飲茶之道亦宜會,聞香觀色后嘗味。一杯兩杯七八杯,百杯痛飲莫辭醉”;“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倌曩剩蝗绯茶去!边@一首詩題懸于武夷山御茶園“五調(diào)堂”。
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五絕茶詩,蘊含的禪機如何深奧,我不得而知,但“吃茶去”三字透露的至情至性,不入茶道便無從理會。
趙老對武夷茶的鐘情達(dá)到如醉如癡的地步;后來他在為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撰寫寺名高興之余,高聲吟詩:“千言與萬言,不如吃茶去”。重復(fù)自己寫的這句詩,以茶明性真情真趣。茶以自身的功能逐漸為后人賞識,更加成為佛教僧侶的情感寄托,在飲用與誦頌中與禪融為一體了。
武夷巖茶與佛教不解之緣
巖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