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路|《走遍中國—武夷山茶文化》解說詞
《走遍中國—武夷山茶文化》第二集:萬里茶路
清乾隆二十年的春天,福建武夷山腳下一個叫下梅的村子迎來了幾個操著山西口音的奇怪客人,和以往來這里的客人不同,這些山西人似乎對武夷山的奇峰秀水并不感興趣,而是每天都在附近的茶山上走走看看,這一看就是兩個多月。
終于有一天,他們向當(dāng)?shù)厝颂岢鲆粋請求,要購買下梅村附近所有的荒山。莫名其妙的當(dāng)?shù)厝艘詾槭切φ,便隨口開了一個高得離譜的天價,本以為對方會知難而退,誰料想這些山西人竟然毫不猶豫地應(yīng)承下來,并且當(dāng)即從身上掏出了早已準(zhǔn)備好的銀票簽字畫押。
幾年之后,這些山西人以下梅村作為起點,奇跡般地開辟了一條偉大的茶葉貿(mào)易之路,這條路不僅成就了武夷山的茶葉在全世界的聲譽,也使得一批山西家族迅速崛起。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商幫晉商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那么,這些山西人為什么不遠(yuǎn)千里選擇了武夷山,而武夷山的茶葉又是怎樣成就了晉商呢?
在千里之外的俄羅斯,有這樣一句諺語:“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這種用來煮茶的茶炊是每一個俄羅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追溯到三百多年前,俄國人喝茶的習(xí)俗要從中國的武夷茶說起。1638年,一位俄國貴族從蒙古商人手中換得兩大桶武夷山的茶葉,作為禮物送給了沙皇。沙皇品嘗之后如獲至寶,于是,武夷茶的大名在俄國上流社會中迅速傳播開來。
然而,當(dāng)時的俄國的貴族們決不會想到,這種令他們熱情追捧的武夷茶,在中國的誕生卻經(jīng)歷了一個陰差陽錯的過程。
明洪武二十四年,一道特殊的詔令從紫禁城中發(fā)出。詔令規(guī)定,從此之后,各地向皇宮進(jìn)貢的茶一律由團茶改為散茶。在明朝之前,地方向皇宮進(jìn)貢的是一種工藝極其復(fù)雜,外形無比奢華的龍團鳳餅,這種貢茶的制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民力和財力。明朝建國之后,開國皇帝朱元璋實行了一系列減輕民間負(fù)擔(dān)的政策,罷除龍團鳳餅就是其中的一項。
但是,出乎朱元璋的預(yù)料,他的這一政策在武夷山催生了一項重大的茶葉制作工藝的誕生。后來,這種工藝改寫了茶葉史。
黃賢庚(武夷山圣東茶文化研究所所長):“這個茶生產(chǎn)的量也大了,而且逐步走向了市場,進(jìn)入尋常百姓家。以前王公貴族、達(dá)官貴人、文人雅士喝的茶,老百姓也能喝了,沒有辦法像以前做龍團風(fēng)餅?zāi)敲淳?xì),特別在武夷山!
武夷山道路曲折陡峭,山高峰險,茶樹分散在方圓百里的不同地方,采茶時要翻山越嶺。由于茶葉需求的急劇增加,采茶量也隨之而增大,采好的茶葉長時間暴露于烈日之下,其中大量的水分悄悄散失。再加上采茶者顛簸行走,茶葉在挑籃里不停地翻滾搖動。當(dāng)時的采茶者并不知道,在他們的挑籃中,很多茶葉已經(jīng)發(fā)生了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