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葉史記
垣陽黃梨、巫山朱橘、審中茶子、西極石蜜”。南中系東漢末時對今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總稱。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改益州郡為建寧郡,郡治由滇池縣移至味縣,統(tǒng)管南中之地,味縣遂成為當時南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傅巽以南中茶子與當時國內外名特水果等產物(宛柰即大宛國的蘋果,西極石蜜即天竺國的冰糖)并列,可見云南茶子當時已有盛名。
唐宋時期茶出銀生城
唐樊綽《蠻書·管內物產第七》(公元864年)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姜、椒、桂和烹而飲之”。銀生城(今景東縣)界諸山,即今景東、景谷及其以南之地。蒙舍蠻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的六沼之一的南沼,居住在今巍山、南澗縣境。清·阮!普洱 茶記》(1825年)中有“普洱 古屬銀生府,則西香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的記載。西番指今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南宋:李石(約12世紀中期)《續(xù)博物志、卷七》載,“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
上述記載說明唐宋時期云南產茶集中在滇南,采制粗放,飲用方法都是加上香辣等配料煮飲。云南茶已銷往西藏等地。
明代名茶問市
明馮時可《滇行紀略》(16世紀下)載,“楚雄府城外石馬井水,無異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龍。特此中人不善焙制爾”。按:感通寺茶系指大理感通茶,惠泉指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天池指明代江蘇蘇州的天池山產的名茶,伏龍是指浙江古會稽名茶之一種,亦稱臥龍
明·萬歷年間謝肇制《滇略》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
明末(1639年)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滇游日記》載,“中庭院外喬松修竹,間以茶樹,樹皆高三四丈,絕與桂相似。時方采摘,無不架梯升樹者。茶味甚佳,焙而復爆,不免黝黑。”日記中還提及過順寧府時住梅姓老人家,主人以云南府所產名茶--太華茶招待。
上述記載表明,普洱 茶之名始見于明代;云南已有名茶出現(xiàn),焙制方法未秦完善;葉種茶樹須架梯采摘。
方以智《物理小識》(1664年)載,“普洱 茶蒸之成團,西番市之,最能化物與六安同”。 劉健《聞夜錄》稱,順治18年(1661年)3月在北勝州(今永勝縣)與藏人互市茶馬,當年人藏普洱 茶三萬擔。
張泓《滇南新語》(1755年)載,“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一團,皆夷女采治。貨銀以積為奩資,故名”。 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記述:“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說,該燜些普洱 茶喝,襲人、晴文二人忙說、煙了一茶缸子女兒茶,已經喝過兩碗了。”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載:“普洱 茶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名人頭茶……每歲人貢,民間不易得也……普洱 茶清香獨絕也。普洱 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