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天雞壺鑒賞|紫砂壺收藏
為借鑒青銅工藝。腹下收斂,平底?谘夭、頸部上端線刻云雷紋和蓮瓣紋(蟬紋),肩部飾一周隆起的繩索紋。圓形平蓋,平頂中心飾陰陽魚,周圍飾五朵凸起的祥云,蓋周壁飾云雷紋。壺體腹四周陰刻行楷書:『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庾子山(庾信,南北朝著名文學家)句,廉讓書,□仿古,壬午重九前三日』。后鈐有陽文篆書『陳鳴遠』、『□』二方印。“壬午”當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底款『鳴遠』,把梢蓋印『鶴村』。
詩因酒而寫,興亦隨酒而來。著名陶瓷學者宋伯胤著文:“陳鳴遠所作的天雞壺是一件酒具,并不是茶壺”!蛾柫w名陶錄》作者吳騫所寫“陳遠(鳴遠)天雞酒壺贊”更為了然,但被很多人忽視。
紫砂壺把,古稱鋬。鋬,即是器物上用手提起的部分。天雞壺把,是典型鋬之一種。吳騫評價天雞壺“制作精雅,真堪與三代古器并列”,天雞壺收藏在天津,這也很有意思。
其銘文賞析
現(xiàn)藏于天津藝術博物館的《天雞壺》是清代紫砂名藝人陳鳴遠的一件傳世力作。此壺通體吳紫棠色,紫中泛紅,色澤凝重,光滑潤澤。圓形蓋、平頂,中心飾陰陽魚,周圍飾五朵凸起的祥云,蓋周圍飾云雷紋。壺身直口長頸。鼓肩,肩一側與口之間設雞首形流,對側飾獸首銜環(huán),頸上端飾蓮瓣紋,肩部飾一圈繩紋。鳴遠不愧為一代紫砂名匠,他善仿古器物制壺而又有所創(chuàng)新。原來天雞壺本是古代飲器,又稱雞首壺,多系青瓷器,也有陶制的,因壺嘴為雞首狀故名。陳鳴遠用紫砂泥仿制時不僅在造型上作了改進,更發(fā)揮其雕鏤之長,采用多種紋飾,工藝精細,色澤凝重、光滑潤澤使其成為紫砂史上一件難得的精品。
此壺壺腹還刻有銘文:『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庾子山句,廉讓書,□仿古,壬午重九前二日』,銘文表明此壺作于清康熙41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七,是陳鳴遠仿古酒器而制作的,而撰刻銘文的則是廉讓。廉讓,即曹廉讓(約1662~1735年),浙江海寧人,號廉齋,字希文,清康熙38年舉人,著有《廉讓堂詩集》、《廉讓唱和集》等。據(jù)《陽羨砂壺圖考》:“廉讓,號廉齋,康熙間海寧人,陳鳴遠嘗主其家”,又稱陳鳴遠“常至海鹽館張氏之涉園,桐鄉(xiāng)則汪叔庭家,海寧則陳氏、曹氏、馬氏,多有其手作”。這里所提到的海寧曹氏,即曹廉讓,可見他與陳鳴遠的交情并非一般。且常為砂壺撰刻銘文,如另有束腰方壺一具“紫砂制,底刻銘曰:‘水來揚子,葉采蒙山,合而為一于其間’,”,款署“廉齋”,“書法深入晉唐風格”。(《陽羨砂壺圖考》)
壺身上銘文“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注明是“庾子山句”。庾子山,即北周詩人庾信,南陽新野人,南朝梁文學家庾肩吾之子。初仕梁,歷任兩魏、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司三周,善詩賦駢義,初在梁時,作品綺麗輕艷與徐陵皆為宮廷文學代表,時稱“徐庾體”,暮年所作,有明顯變化,傷感遭遇,反映社會動亂,風格變?yōu)槭捝n涼,為杜甫所推崇,但有過于雕琢和用典之病,后人輯有《庾子山集》。上述引用兩句的原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