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木liao尺蠖
學名 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 鱗翅目,尺蛾科。別名核桃尺蠖、洋槐尺蠖、吊死鬼、小大頭蟲。分布北起遼寧、內蒙古,南至廣東、海南、廣西、臺灣、云南,東鄰濱海,西至陜西、甘肅,折入四川。 寄主 茶樹、棉花、玉米、蕎麥、梨、桃、杏、李、蘿卜等。為害特點 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嚴重的把整枝葉片吃光,影響光合作用,降低質量。局部地區(qū)發(fā)生嚴重。長江、淮河以北密度較大。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7—3lmm,翅展54—78mm,翅體白色,頭棕黃,復眼暗褐,觸角雌絲狀,雄短羽狀。胸背有棕黃色鱗毛,中央有l(wèi)淺灰色斑紋,前后翅均有不規(guī)則的灰色和橙色斑點,中室端部呈灰色不規(guī)則塊狀,在前后翅外線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圓斑,但隱顯差異大;前翅基部有1個橙色大圓斑。雌腹部肥大,末端具棕黃色毛叢;雄腹瘦,末端鱗毛稀少。卵橢圓形,初綠漸變灰綠,近孵化前黑色,數(shù)十粒成塊上覆棕黃色鱗毛。幼蟲體長70mm左右,體色似樹皮,體上布滿灰白色顆粒小點。頭部密布白色、琥珀色、褐色泡沫狀突起,頭頂兩側呈馬鞍狀突起。前胸盾前緣兩側各有l(wèi)突起,氣門兩側各生1個白點。服部第2—10節(jié)前緣亞背線處各有1灰白色圓斑。蛹長30—32mm,初綠色后變黑褐色,表面光滑,頭頂兩側具明顯齒狀突起,臀棘和肛門兩側各有3塊峰狀突起。 生活習性 華北年生1代,浙江年生2—3代。以蛹在樹冠下土縫或堰埂、梯田縫中越冬。華北5—8月羽化,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較強。卵產于樹皮縫或石塊上,每雌可產卵1000一3000粒,成蟲壽命4—12天,卵期9—11天。5月下旬一10月為幼蟲發(fā)生期,8月為害嚴重,初孵幼蟲有群集性,較活潑,可吐絲下垂借風力傳播。2齡后分散為害,幼蟲期40天左右,一般6齡,老熟后入土多在3cm深處群集化蛹越冬。防治方法 (1)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或清晨人工捕捉。(2)成蟲羽化前結合翻樹盤在茶干周圍lm內挖蛹。(3)震落捕殺幼蟲。(4)藥劑防治 各代幼蟲孵化盛期,特別是第l代幼蟲孵化期噴90%敵百蟲800一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l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50%辛敵乳油1500—2000倍液、30%氧樂氰乳油2000—3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一8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3000一4000倍液以及其他多種菊酯類殺蟲劑,均可收較好效果。一般第一次施藥在茶發(fā)芽初期,第二次在茶芽伸長3—5cm時為宜。必要時可選用甲氨鹼、速滅畏、百鹼1號、功夫等殺蟲劑加入等量消抗液,防效可明顯提高。3齡前用藥防治方法參見茶尺蠖。